北京师范大学形象设计与塑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学校召开形象识别系统策划会
1月25日,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在主楼A321室组织召开了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策划会。刘川生书记、王炳林副书记、樊秀萍副校长及校内专家20多人出席了会议。
王炳林副书记主持会议,对宣传部新闻中心所做的关于学校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希望大家踊跃建议,共同作好这项工作。宣传部曹卫东部长接下来对学校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方案的基本内容、实施步骤、工作日程及方法等进行了详细汇报。
会议就如何作好学校形象设计与塑造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纷纷发言,为搞好这项工作出谋划策。
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院长认为,启动这项工作非常必要,现在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需要一个形象展示,内涵要体现于外在方面,呈现性的东西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对学校的形象设计与塑造工作,黄院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1、学校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布局。包括校园雕塑、校园景观、绿色植被等,应该形成一个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布局。
2、应该有校园布告栏的设计。要统一规范,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精神家园的气氛。不能各行其是,更不能老出现错别字。
3、学校的广播电台要播放一些经典曲目,给广大师生一种良好的高层次的音乐熏陶,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成长,享受校园的宁静和温馨。
4、学校的电视台可以设置一些文化的艺术的节目,如师生的文化生活、艺术剪影等。总之,要把校园建设成为美丽的、富有艺术气息的精神家园。
社科处周作宇处长在发言中针对这项提出3点建议:
1、如何看待学校的形象设计,对此要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内容和一个层面。学校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因此,开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这是在为后世打基础,为后人做铺垫。
2、文化的载体有三个:以物为载体,以人为载体以及介于人和物之间载体。目前,以物为载体容易被体现,也容易被人们所重视。而我们更应该把“以人为载体”纳入到设计视野中。要抢救北师大以人为载体的文化。要从一些退休的老先生开始做记录片,讲述他们的经历、学术及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3、在以物为载体方面,学校应该有一个大的整体概念和整体设计。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校园形成了补丁状的形象,越来越失去了自然的气息和原有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设计校园。 从视觉方面来将,学校应该有一个标准色;从嗅觉来讲,学校应该干净、卫生。另外,学校要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这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历史学院耿向东副教授指出:学校从宣传部新闻中心来做这件事非常好,非常有意义。对形象设计提两点建议:
1、学校形象设计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大的方面说,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和理念问题。北师大有着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积累来宣传北师大。如可以为一些在世的老先生做记录片。全校师生要树立维护北师大形象的意识,如在重大活动和会议中,校领导可以佩带校徽等。
2、从小处着手,校园的小的地方也要精雕细刻。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有可看的东西。如数学楼体现了我们建国后的一个建筑流派,我们可以立一标牌进行说明。总之,要处处体现文化气息。
艺术与传媒学院吴诗中提出,UI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管理系统、理念系统和形象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形象设计的根本就是一个标识问题。要作到造型简单、色彩单纯,要好记、好看、好识别。要有主标和副标,是一个组合。肯定下来标识之后,要有标识导向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子系统。要让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找到自己所要去的地方。另外,我们的弱项是在视觉识别系统上,建议成立一个形象设计方面的专家小组,从视觉、听觉、味觉、感觉、触觉等5个方面进行设计。
出版社李强在谈到这项工作时,提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其实也是一种思想体现和意志体现。是北师大作为一个文化团体的外在包装。
2、我们是要改造一个系统,而不是重新设计一个系统。我们要很好的历史和基础,有以前做过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要改造,以现代的形式把内涵表现出来。
3、我们要强调文化,举文化牌。最核心的是要体现一种文化精神。这个系统做完之后,应该有个纲,沿着这个大纲,它的表现形式可以严肃认真,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各单位要有自己的特色。
艺术与传媒学院肖永亮教授提出几点建议:
1、师大对外形象要有一个整体定位。要确定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
2、传播很重要,既要有高雅的,也要有流行的、时尚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来全面、立体地进行包装。
3、色彩非常重要,学校要有自己的主色调。如纽约大学就是紫色的。校园的导引系统方面,要有办事的固定的路线,另外还要有迂回的路线,以展现学校的景观。
4、对品牌的宣传要抓住机遇。一是新生入学时,二是毕业离校时;三是校友聚会时。要利用这些时机,进行全面的视觉轰炸,而不应该仅仅是文字的。另外,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机会把师大的品牌推销出去。对于设计方案的征集范围,可以放宽一些,不要仅局限于北师大师生范围内。
5、对于校园的一些古老的、古旧的风格要保留。校园应该有不同的风格。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沈湘平副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可以利用网络建设虚拟社区和师大校园。另外,一些东西不能轻易改变,如校训等。
中文系郭英德教授谈到:师大有百年的传统,但却找不到体现百年老校文化积淀的东西。进入校园,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新的学校和现代化的学校。师大也一直不断在变,有没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可以传承下来?希望这次的设计既能体现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又能好看、好记,好识别。
学校办公室田辉主任提出:学校形象设计要抓住核心的东西,与时俱进。先有一个基本的设计,然后征集大家的意见。另外,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与维护开发结合起来。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沈越教授谈到:
1、学校形象设计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体现师大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包括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如我校的校训,就很好地把我校百年的隐形文化表现了出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把学校的隐形文化发掘出来,展现出来。
2、形象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到历史,又要考虑到现在和未来。
3、形象的设计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次做完。
4、要考虑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既要有体现学术底蕴厚重的东西,也要简洁、简单,易于宣传。
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后,刘川生书记在会上进行了重要发言,对学校的形象设计提出几点指导意见:
1、启动UI系统是一项建设和谐校园、凝聚人心的工程。要通过这件事情把北师大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充分激发出来,要把它作为我们北师大历史文化的一个宣传和教育过程。这件事由宣传部挑头,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过程。学校党委对此积极支持,并写入学校“十一五”规划中。
2、在设计的时候,要服从质量、注重过程。要先把底层设计好,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UI有很多子系统,不可能一下完成,因此,要先主后次。如学校主色调的确立,凝聚人心的口号等,可以进行广泛征集和评选。
3、要注意这不是重新设计一套系统,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要充分发挥北师大人的智慧,群策群力,共同把这件事情作好。
4、要突出重点,分层次,责任到人。如学校的路标、路牌等,可以由樊老师来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事情很多,要一件一件来做,要抓落实。要先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有些事情不能等待。如英东学术会堂的布置要有文化氛围;校训的解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等。
5、要把群众参与与专家设计相结合,把UI工程与建设和谐校园联系起来。
之后,樊秀萍副校长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和布置。会议最后由王炳林副书记进行总结,他对各位专家的良好建议表示真诚的感谢,并满怀信心地指出,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群策群力,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