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力中国著名教育品牌设计机构
清华教授杨武之
 
缔力教育品牌设计专家,教育品牌设计知名机构!

  杨武之(1896年~1973年),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安徽合肥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1928年以“棱锥数的华林问题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作为中国首位代数学博士,他开创了中国近代数论研究,是我国数论研究的启蒙者、推动者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先驱者。1929年秋,杨武之由厦门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此后,杨武之一直在清华大学(包括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直到解放,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宝贵、最顶峰的二十年。他是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的良师益友,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的父亲。

  少年壮志:科学救国

  1896年4月14日,杨武之出生于安徽合肥,其父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母亲王氏在他9岁时病故,12岁时父亲病故。父母早亡和家道衰落,促成了杨武之发奋学习、努力进取的性格。1914年,18岁的杨武之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第二年秋,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为期一年,后入数理部本科,于1918年毕业。毕业后,杨武之决心回到母校--安徽省立二中担任教员兼舍监(训育主任)。年少气盛的杨武之,在学校里施行严格的纪律,对一批纨绔子弟严加管束,但因学生家长袒护闹事学生,杨武之愤而辞职,转往安庆中学教书。这一事件对他刺激颇深,觉得一介书生,难以和腐败的政府及土豪劣绅相周旋。杨武之因此萌生“科学救国”的意念,希望出国留学,振兴中华科学,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1923年春,杨武之顺利通过安徽省的公费出国留学考试,离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杨振宁,只身赴美国留学,取得学士学位。然后于1924年秋天转往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已臻美国第一流水平,杨武之师从名家迪克森,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一文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之后,以“棱锥数的华林问题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代数学博士。

  执教清华:良师益友

  杨武之是我国大学数学教育的先驱,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后来学者的启迪、引导、帮助也令人称颂。

  1928年秋,杨武之学成归国,到厦门大学任教。一年后,杨武之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住进清华园西院19号(后改名11号),直至抗战爆发。1929年秋,清华理科研究所算学部成立,开展科学研究并培养研究生。杨武之主要研究“近世代数及数论”,为大学生讲授代数,为研究生讲述群论,影响了大批的后学者,华罗庚便是其中的一位。华罗庚破格来到清华大学以后,选择数论为研究方向,而且集中研究华林问题,华罗庚曾说:“引我走上数论道路的是杨武之教授。”可见杨武之对华罗庚影响之大。抗战爆发后,华罗庚回国后到西南联大任教。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数学系系主任、数学研究生部主任的杨武之不顾学校里的各种反对意见,向校方提出破格提升华罗庚的职务,即越过讲师、副教授直升正教授。华罗庚在写给杨武之的信里称:“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即杨师也。”

  正因为他怀着一颗“科学救国”的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正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才使得他在学成后立即回国;也正因为他“读书非常认真,加上为人正直忠厚,颇得同学们的爱戴”,才使得他的很多同学成为了一生的朋友,他与同时作为清华算学系教授的熊庆来教授和当时在清华学习的陈省身便是一生的好友。

  言传身教:儿女成才

  杨武之与夫人罗孟华是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杨武之虽然是出过国、留过学的博士、教授,但他并没有辜负妻子、孩子,他回国后与妻子相敬如宾、感情甚笃、一生不渝,他也十分欣赏妻子的坚强毅力和吃苦耐劳,自认在这方面是比不上她的。

  杨武之不仅对妻子有情有义,对子女也是关爱有加、教育有方。在杨振汉的回忆中,杨武之曾说过:“我和妈妈(夫人罗孟华)对你们五个子女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偏心哪一个孩子,说起来,对你(杨振汉)照顾恐怕是最少。妈妈有些偏爱振宁,我想这是因为振宁小时同妈妈相依为命。我在美国时,妈妈的全部身心都交给振宁了,她偏爱振宁这也是自然的。我们在清华园安居下来,就有了振平,振平比振宁小八岁,我们当然爱护备至。到你出世不久,我们视你同振平似双生兄弟,其实你小时很好带,不哭不闹。振玉是我们唯一的女儿,当然要多爱护些。振复是我们老来得的儿子,又是在困难时期出生的,当然得多照顾。”由此可见,他对每个孩子都是难以割舍的。特别在那个战争年代,他更是生怕妻子儿女受到一点伤害。“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杨武之对杨振宁的影响可见一斑。

  “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他看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大事。”在杨武之的努力下,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他成为了第一位在国外影响较大而回到新中国的华裔科学家,次年夏,杨振宁再次飞回上海看望父亲。在这以后,许多科学家相继回国探望。

  1973年5月12日,杨武之先生长辞人世。在他的一生77年的时间里,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下对得起妻子儿女,一身正气,无愧于心,他自己也说:“我一生清白,教书为业,我同妈妈共同抚养你们五个子女,除五弟振复外,个个都是人材。大哥天资聪颖,得天独厚,又刻苦努力,竟集学问之大成,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已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我们的祖先,必会含笑於九泉。我无愧社会,也无愧祖先,我想我也对得起妈妈和你们。”

 



您的需求...
·进行理念文化重塑
·设计新校徽
·学校视觉形象设计
·学校室内环境设计
·学校室外环境设计
·校史馆设计
·学校礼品设计
·印刷品设计

服务客户群
·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
·中小学
·职业学校(中职高职)
·大学及学院
·实验室、研究院
·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媒介

知识分享
·专家观点
·教育动态
·文化建设
·品牌设计

 


了解缔力
·缔力介绍
·缔力新闻
·缔力理念
·缔力团队
·缔力优势
·缔力语录
·品牌故事

联系我们
·提交您的需求
·缔力地址
·联系地图
·缔力微博

常用链接
·教育部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设计联盟
·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
“缔力®”、“Dearteam®”为缔力策划设计机构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之商标。
 
聚众之力 缔造典范
 
了解学校文化知识:沈曙虹专栏| 刘海滨专栏 | 张东娇专栏 | 招贤纳士 |       管理登陆
扫描二维码,加入缔力微信公众账号
版权所有DEARTEAM ©2004-2022 北京缔力学校文化设计 北京校建规划设计研究院
18年学校文化策划设计经验,服务客户超300家,服务项目超1000个,缔力值得信赖!项目咨询直线:13301201118
京ICP备15002072号  京公网安备11030100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