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力中国著名教育品牌设计机构
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
 
缔力教育品牌设计专家,教育品牌设计知名机构!

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

——在2011年暑期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2011812  林小朝

各位校长、书记、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围绕“文化育人”战略,举办了一系列的暑期校长论坛,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学校文化建设,从而逐步形成了区域学校文化氛围,提升了区域教育品质。今年举办暑期校长论坛,其主题是“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这对于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进程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对学校特色文化的理解

顾名思义,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或者说是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学校的存在方式,它是学校主体成员在学校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共同享有的思想信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客观存在。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或者说是学校大多主体成员的价值判断。那么,学校特色文化就是学校主体成员在学校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共同享有的独特的思想信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发行方式,并以体现这种独特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简言之,学校特色文化就是学校大多主体成员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学校特色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目的性。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因此,学校特色文化的选择必须合乎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二是合规律性。教育是有一定规律的,青少年成长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违背这种基本规律,因此,学校特色文化的选择,也必须符合这两个规律。三是合独特性。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称为特色学校,关键就是它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因此,以特色学校建设为前提的学校特色文化选择,最核心的要素便是独特性。

二、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从总体上说,我们之所以提出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特色学校建设,并以特色促均衡,从而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进程。对此,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建特色学校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教育的特色”。这个要求的提出,有二个基本理由。一是特色学校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的公平性,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实现教育公平。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均等,人人享有上学的权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期盼着享受优质资源的公平,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创建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可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师资力量、教学方式等内部源头上求得发展,走上特色内涵发展之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品牌学校,增强教育竞争力,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发展至今,必然要求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课程设置等等,这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在当前教育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一所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有竞争的资本,才有生存的条件,才有社会影响力。因此,各个中小学必然要重视特色和个性的打造,追求“一校一品”,从而推动整个教育的发展。

我在去年二月份召开的全区校长会议上,曾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创建特色学校的重大意义,今天我再次强调,办出各自的特色已成为中小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康涅狄克州有一所名校,叫乔特中学,它在全美排行第三,有38个国家的学生就读于该校,在全球都有影响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校通过多种载体来实施“诚信与道德”教育,形成自身的办学内涵和特色,以致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同与信任。所以,“特色就是品牌”这句话一点也不虚,我们就要向特色要品牌。为此,我们要求全区各校在以往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步伐,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内,办出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来,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什么叫特色学校,我们认为重庆市教科院院长胡方给的定义比较全面科学,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成果的学校。这个定义表明,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学校文化模式,它是一个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因此,学校特色的构建本身是一种文化构建的过程,特色学校的特色,最终是体现在学校文化特色的层面,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成功标志。

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真正的学校文化是特色的,本身就有校本化和特色化的一面,学校文化建设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和整体性的,能够体现为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能够上升为学校精神和价值观。说回到美国的乔特中学,之所以在诚实和道德教育上形成自身的特色,是因为它提倡一种“崇德文化”,实施“以德为先”的教育策略。该校有一种硬手段,即新生入学,校方要与每个家长签约,要家长同意学生在校期间放弃美国公民的部分权利;有一种软手段,就是以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来感染师生,其校门上方就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语录,其校名又叫“崇德中学”。因此,乔特中学是一所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校,是一所具有独特文化的学校,是一个“以文立校”的典型。

总之,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文化,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也就不能成为一所特色学校。因此,构建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表明,创建特色文化和特色学校是一组互为作用的关系,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从特色学校建设的角度思考,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一)确立起独具个性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趋向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行为。因此,我们要确立起独具个性的办学理念,使学校文化形成一定的特色,使学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目标上形成共同而独特的价值观。如路二中提出“一切皆有可能”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成材;路三中提出“为人生铺路,为幸福架桥”的办学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发展而提供优质服务;蓬街私立中学提出“让每个人抬起头走路”的办学理念,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学校办学理念已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办学理念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可以是办学风格上的,也可以是管理模式上的;可以是育人目标上的,也可以是教育途径上的,但无论哪一个层面、哪一个维度,必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如果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丢弃了“人本”文化思想,只为特色而特色,那样的办学理念肯定是立不住脚的。为之,我们要从培育人、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确立并逐步完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二)多主体参与构建,形成一个学校特色文化共同体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他们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应该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想领导者,所以,校长要起思想引领作用,带领学校团队共构特色文化,特别要具备强烈的特色文化意识和独特的教育思想,使其在“认识并优化个性”的过程中,起到先导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更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因此,教师要增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凭借“教师专业成长自我设计行动”的平台,积极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努力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是学校构成的重要元素,虽然他们是受教育者,但在学校发展中仍居于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新潜能,使之自觉培育出独特的文化智慧和文化判断力,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对子女的影响力较大,自然也要参与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中来。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打造出具有个性的“家校合作文化”。

(三)选取特色项目,找准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着力点

选择特色项目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性阶段,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无论是特色学校建设,还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都要从特色项目的选择开始。为此,我们要从学校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独特优势的项目,并打造成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加以重点培养和重点发展,最终形成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着力点。在特色项目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校本化”,反对“拿来主义”;坚持科学性,反对盲目性;坚持放眼未来,反对短期效应。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要着眼于开发特色课程,因为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规律、意义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中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而产生的。开发特色课程,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掌握文化,更主要的是形成一种教风、一种学风、一种学校独特的组织精神和教育风格,从而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学校,如路北小学、横街小学、螺洋小学、路桥小学、路桥实验小学、新桥小学、河西小学、金清三中、路桥二中、路桥实验中学、峰江中学等都自行开发了校本课程,形成了自身特色课程,希望其他学校也有所起动。

(四)强化教科研工作,为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常规性工作需要教科研的带动,同样,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也需要教科研带动,因为教科研可给予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以科学的方法和智力支持,减少盲目性,避免简单化。我区之所以近年来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就是因为重视了教科研。从某个角度讲,我们每年举办的暑期校长论坛,就是较大规模的文化科研活动。同样,我们立项并实施研究省级课题《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国家级课题《区域推进“文化导向型”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包括路桥小学、路桥实验中学、路桥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参与的子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科研平台。因此,我们要像建设整个学校文化一样,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跟进反思,展示结合评价,不断强化学校特色文化构建的科学研究。

(五)塑造特色校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场”

校园是师生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其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塑造特色校园,赋予校园以一定的文化特质,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之成为无字的教科书,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场”,对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要化大力气打造特色校园。譬如学校的校园布局要科学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几个区域既要相对独立、功能各异,又要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学校的建筑设施要得体大方,适应学龄儿童的学习、生活,其造型、颜色、光感、触感及楼宇的命名等都要力求传达出学校的文化品味;学校的自然景观要灵动感人,如水池、树木、草坪、花坛、假山等自然景观应赋予一定的文化寓意,文化墙、文化走廊、名人雕塑、诗文碑,以及学生作品挂框等人文景观都要产生激励和熏陶的作用;学校的辅助型物质设计要规范精致,如校徽、校旗、校服、路标、班牌、指示牌,以及学生的胸牌等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标准。总之,无论从宏观角度来看,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学校的一切物质形态都要彰显文化内涵,特别要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个性,突出形式与内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起始年,教育的工作十分繁重,但教育主题十分明确,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高举“文化育人”旗帜,切实提升办学品质和个性,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强化教育内源性发展,全面打造特色学校,并以特色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我区教育基本现代化进程。在这个主题中所隐含的教育发展策略是十分清晰的,即“文化立校,特色强校”,走文化育人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同心同行,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别要努力构建好学校特色文化,为建设特色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的需求...
·进行理念文化重塑
·设计新校徽
·学校视觉形象设计
·学校室内环境设计
·学校室外环境设计
·校史馆设计
·学校礼品设计
·印刷品设计

服务客户群
·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
·中小学
·职业学校(中职高职)
·大学及学院
·实验室、研究院
·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媒介

知识分享
·专家观点
·教育动态
·文化建设
·品牌设计

 


了解缔力
·缔力介绍
·缔力新闻
·缔力理念
·缔力团队
·缔力优势
·缔力语录
·品牌故事

联系我们
·提交您的需求
·缔力地址
·联系地图
·缔力微博

常用链接
·教育部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设计联盟
·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
“缔力®”、“Dearteam®”为缔力策划设计机构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之商标。
 
聚众之力 缔造典范
 
了解学校文化知识:沈曙虹专栏| 刘海滨专栏 | 张东娇专栏 | 招贤纳士 |       管理登陆
扫描二维码,加入缔力微信公众账号
版权所有DEARTEAM ©2004-2022 北京缔力学校文化设计 北京校建规划设计研究院
18年学校文化策划设计经验,服务客户超300家,服务项目超1000个,缔力值得信赖!项目咨询直线:13301201118
京ICP备15002072号  京公网安备110301000300号